防護衣抗合成血液穿透性檢測:關鍵屏障性能的評測
在醫(yī)療、實驗室、防疫以及特定工業(yè)環(huán)境中,防護衣是保護人員免受血液、體液及其他潛在傳染性液體噴濺或接觸的第一道關鍵防線。其中,抵抗合成血液的穿透能力是衡量其防護性能的核心指標之一。這項檢測模擬了在實際使用場景中(如手術、急救、處理污染物時),防護服材料抵抗具有一定壓力或重力的合成血液(模擬真實血液主要物理特性)穿透的能力。評估結果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,對于高風險環(huán)境下的職業(yè)防護至關重要。各國法規(guī)和行業(yè)標準均對此項性能提出了嚴格要求,是防護服產(chǎn)品上市準入和日常質(zhì)量監(jiān)控的核心依據(jù)。
檢測項目
防護衣抗合成血液穿透性檢測的核心項目就是測定在規(guī)定條件下,不同壓力(或高度)的合成血液沖擊(或滴落)到防護服材料表面時,材料抵抗其穿透的能力。主要評價指標包括:
- 穿透壓力:記錄材料首次出現(xiàn)合成血液穿透現(xiàn)象時所承受的最低液體壓力值(通常以千帕,kPa為單位)。
- 合格判定:在特定等級的壓力(如3.5 kPa, 7 kPa, 14 kPa, 20 kPa等)下,觀察材料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nèi)(通常為5分鐘)是否出現(xiàn)穿透現(xiàn)象。通過或未通過該壓力級別的測試。
檢測儀器
進行該項檢測通常需要專門的合成血液穿透性測試儀,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:
- 測試頭/試樣夾持裝置:用于固定被測試的防護服材料試樣(通常平整夾緊),下方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滲透指示材料(如吸液濾紙)。測試頭與試樣接觸面中心有特定的開口(如直徑約38mm),合成血液由此處噴射或滴落。
- 合成血液供給系統(tǒng):包括儲液罐、導管、閥門及噴嘴。能夠精確控制和輸送規(guī)定體積、溫度的合成血液。
- 壓力發(fā)生與控制系統(tǒng):這是核心部分。通常使用壓縮空氣或液壓系統(tǒng),精確產(chǎn)生并維持所需的恒定液體噴射壓力(范圍通常在0 kPa 到 30 kPa 或更高,可調(diào))。壓力傳感器和控制器確保壓力穩(wěn)定準確。
- 計時裝置:精確記錄噴射開始到規(guī)定觀察時間結束的過程。
- 噴嘴:通常為標準化的扁平扇形噴嘴,確保合成血液以特定角度和形態(tài)沖擊試樣表面。
- 接收裝置/指示系統(tǒng):位于試樣下方,用于收集穿透的液體或放置吸液濾紙等指示材料,便于肉眼或儀器判讀是否發(fā)生穿透。
檢測方法
常用的測試方法遵循嚴格的標準程序(如ISO 16603, GB 19082),基本步驟如下:
- 試樣準備:從防護服的不同部位(如前身、袖臂、接縫處等)裁取規(guī)定尺寸(通常遠大于測試頭開口)的試樣。
- 儀器校準:校準壓力系統(tǒng)、流量和噴嘴高度/角度,確保符合標準要求。
- 合成血液準備:按照標準配方配制合成測試液(通常含有染料、增稠劑如羧甲基纖維素鈉CMC、表面活性劑等,使其粘度、表面張力等物理特性接近真實血液)。
- 安裝試樣:將試樣平整、無張力地固定在測試頭上,下方放置干凈的吸液濾紙或其他指示介質(zhì)。
- 設定測試壓力:根據(jù)測試要求或標準等級,設定目標測試壓力。
- 施加合成血液:啟動儀器,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nèi)(通常噴射持續(xù)1分鐘)將合成血液以設定的恒定壓力噴射到試樣表面。
- 觀察與判讀:在噴射結束后持續(xù)觀察規(guī)定時間(通常總共5分鐘,包括噴射時間)。取下試樣下方的指示介質(zhì)(如吸液濾紙),肉眼觀察其是否有明顯的濕潤點或顏色變化(染料指示)。若指示介質(zhì)出現(xiàn)任何可見的濕潤或染色,即判定為穿透發(fā)生(不合格);若無任何可見穿透跡象,則判定為未穿透(合格)。
- 記錄與報告:記錄測試壓力、結果(穿透/未穿透)以及任何觀察到的現(xiàn)象(如滲透形態(tài))。通常需測試多個試樣。
檢測標準
防護衣抗合成血液穿透性檢測遵循的主要國際和國家標準包括:
- ISO 16603: 2004《防護服 防止血液和體液穿透的防護服 使用合成血液測定材料抗?jié)B透性的試驗方法》 – 這是國際上最廣泛引用的基礎測試方法標準。
- ISO 16604: 2004《防護服 防止血液和體液穿透的防護服 使用Phi-X174噬菌體測定材料抗病毒穿透性的試驗方法》 – 在ISO 16603基礎上增加了病毒挑戰(zhàn),要求更高。
- GB 19082-2009《醫(yī)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》 – 中國強制性國家標準。其中第5.6條“抗合成血液穿透性”明確要求采用類似ISO 16603的方法進行測試,并規(guī)定了最低要求(例如:關鍵區(qū)域必須在1.75 kPa壓力下不穿透;或按等級要求如2級>=3.5kPa, 3級>=7kPa, 4級>=14kPa, 5級>=20kPa)。該標準是對醫(yī)用防護服在中國市場準入的核心要求。
- ASTM F1670/F1670M - 17《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Used in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enetration by Synthetic Blood》 –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(xié)會標準,方法原理與ISO 16603相似。
- ASTM F1671/F1671M - 13《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Used in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enetration by Blood-Borne Pathogens Using Phi-X174 Bacteriophage Penetration as a Test System》 – 與ISO 16604類似,包含病毒挑戰(zhàn)。
這些標準詳細規(guī)定了測試液的物理參數(shù)(粘度、表面張力、溫度)、測試設備、試樣制備、測試程序、結果判定準則以及報告要求,確保了不同實驗室測試結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。防護服產(chǎn)品必須滿足目標市場相應標準中規(guī)定的抗合成血液穿透等級要求,才能被認定為合格產(chǎn)品。
CMA認證
檢驗檢測機構資質(zhì)認定證書
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有效期至:2030年4月15日
CNAS認可
實驗室認可證書
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有效期至:2030年12月1日
ISO認證
質(zhì)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
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有效期至:2027年12月31日